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包头医学院学报》 > 2000年第4期
编号:10504377
浅谈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记忆力的几种方法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包头医学院学报》 2000年第4期
     作者:高秀芳

    单位:包头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,内蒙古 包头014010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包头医学院学报000489

    中图分类号 G642.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-740X(2000)04-0397-03

    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,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的内容特别多,医学名词1/3以上为解剖学名词。面对如此繁多、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,学生普遍反应解剖学难学、难记、易忘。因而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记忆力,更显重要。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,我体会到以下几点作法,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,增强学习效果。

    1 激发学习兴趣,建立记忆基础
, 百拇医药
    人对于任何感兴趣的事物,往往能显现出优秀的记忆能力。因此在讲授第一堂人体解剖学课时,应积极引导、启发学生对人体解剖学产生强烈的兴趣。首先要强调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,用一些浅显、易懂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到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医学分支的内在联系,使学生从开始就建立“学医必须学好人体解剖学”的深刻概念,从而对这门课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兴趣。在以后的教学中,也要经常强化上述重要性。同时尽量把解剖学的讲授与临床有机地联系,用浅显易懂的例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,进而促进记忆。

    2 营造课堂气氛,在良好的思维状态中增强记忆力

    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。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,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,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,并获取知识。因此教师必须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,使师生处于平等、融洽、轻松、合作的氛围当中进行教学活动,这种气氛是由师生的情感、情绪、心境、精神状态等因素共同维系、相互影响而成的。首先教师切忌高高在上,应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,互相尊重,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教导,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紧张情绪,使之进入最佳思维状态。其次是调控好知识交流,引导学生积极思考、探索问题,能各抒已见。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到学生吸纳知识的情况,以便及时评价和补充,达到教与学的协调状态,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精神,于是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记忆力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3 创设问题,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

    提出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环节。因此,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重点、难点,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,精心设计问题,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。调动学生思考、探索问题的欲望,激发思维潜能。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当,并由易到难,层层深入,这样的问题才能吸引学生思考和探索。通过提问,使学生明了及掌握重点。要鼓励学生质疑,拓宽思维能力。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教师问学生答,而忽视了学生问教师答的这种逆向知识交流的途径。爱因斯坦说:“提出问题,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”。疑问是思维的启迪剂。学生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和认真思考才能提出问题。古人云:“读书无疑者,须教有疑,小疑则小进,大疑则大进”。因此,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重视和鼓励学生提问。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回答,首先引导全体学生思考、讨论。再请个别学生答此问题,其他学生发表各自见解,最后由教师总结。这样有利于克服教师导向作用的局限性和学生的思维定势,从而形成思维的散发性、深刻性、逻辑性、独创性等。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,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,自然地将学生的记忆力推向更高潮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4 培养理解能力,加强直观教学,巩固和完善记忆力

    与其他学科一样,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遵循“理解后的知识容易记忆”的规律。切忌使学生产生和养成死记硬背的偏见和习惯。因而在讲课时要尽量抓住机会,多讲一些“为什么”,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。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,形态描述多,名词多,偏重于记忆是其特点之一。因此必须重视实验,运用解剖标本、模型、图表、电化教学及活体观察等,以达到正确全面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,从而达到巩固、增强、完善记忆力。

    当然,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方法还有许多,诸如突出重点、减少记忆对象、运用记忆技巧等。只要师生协同努力,刻苦实践,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记忆潜能,为学好人体解剖学和所有医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    作者简介:高秀芳(1946-),女,辽宁省沈阳人,本科,讲师。

    收稿日期:2000-07-08, 百拇医药